工程師之路 由STEM起步 (by Building Services Division)
2021-07-30

自開埠以來,本港的種種基建,讓港人得以享受安全便捷的生活。這些基建均是工程師的心血結晶,前人的付出令「香港工程師」蜚聲亞洲、享譽國際。然而,數十年前起,由於較知名的工程崗位漸漸轉型為管理崗位,而國際間開始將工程納入「科技」範疇,導致工程師的地位和知名度下降,年輕人難以建立對工程師的認同感,最終令業界招攬新血入行時難度日增。

 

在香港傳統學制下,工程教育是大學生專有的。近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(DSE)報考「工程及生產」科目的人數只佔總考生約1%。整體而言,中小學生較難接觸到工程相關的知識,由業界主持的就業輔導亦欠奉,導致學生投身工程業的意欲不高。更甚的是,錯誤理解「工程」的本質令學生卻步。

 

雖然增加學生對工程業界的理解,未必能提升年輕人成為工程師的意欲,但隨著各國發展,市場對工程師的需求有增無減,如能讓年輕人正確了解工程的本質、工程師的職責和工作性質、願景等,並準確傳遞工程師的專業形象,或能更有效地說服他們立志成為工程師。

 

在美國推行了二十多年的STEM教育(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), 是一系列的技能組合,以促進城市或國家的經濟發展為最終目標,近年備受教育界和相關行業關注,對改變工程界的形象實為重要契機。

 

由於學生對工程基礎及工程師的認同非一朝一夕可形成,各國政府均意識到應儘早將工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的課程之中,STEM教育因此成為良好「導體」。為回應業界對實用而非理論導向的要求,政府一般建議學校採用問題導向學習(Problem-based learning),以建構工程方案的原理,讓孩子們將所學到的科學、技術和數學知識融會貫通。

 

為吸引年輕人投身工程業,持續為香港的發展提供足夠人才,香港每年辦有許多與STEM相關的活動,其中以編程和機械人比賽為主。在教育局的資助和商界的捐助下,不少中學也購置了3D打印機、激光切割機等先進設備,以協助學生在比賽中取得更佳成績。

 

此外,政府應將STEM納入中小學正規課程,介紹工程師的本質、職責和貢獻,讓學生選擇職業路向時能獲得充足資訊。而建立更完善的STEM教育系統,亦可參考日本對工程師的本質、職責和貢獻的一些看法:

  • 工程師是一個終身身分,他有責任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為世界帶來貢獻。
  • 工程師的工作不是從進入公司那一刻開始,而是從決定做工程師的那一刻開始。
  • 工程師的成長就是企業的成長,最終也能促進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和成長。
  • 人們很難想像今後的科技會如何迅速發展,但背後的推手絕對是工程師。

 

不管時代如何演變,工程師開發的技術都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。 學生對工程從認知到認同不能一蹴而就,有見及此,希望乘著學界的STEM熱潮,盡快將之融入我們的中小學課程,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發掘工程潛能,為建設社會出力。

 

文:周子俊

香港工程師學會屋宇裝備分部

 

Source: Recruit

本網站採用Cookies工具來改善使用者體驗及確保網站有效運行。閱讀更多 Cookie 相關資訊